春和景明,向植物学养生


四月的光阴,是妥妥地交给踏青的。

为了生。

上苍有好生之德,无论是局促的贪生怕死,还是通达的向死而生,我们都有一个共同的梦想——好好活着。

春意盎然,植株通达,故而安康

春主生发,与大地亲密接触,接足了地气,这一年才能好好生长。

既然一叶一菩提,一花一世界,那生机勃勃的地方就是“植物园”,因为这种唯心主义的自我定义与知足,整天在自家阳台上、马路上的绿化带闲逛,月末了,还没来得及去趟真正的北京植物园。于是今天赶紧补上。

植物园的郁金香花展一年一度如约而来,一年比一年精彩。每年都有新鲜面孔。

今年共有130个品种、40万株色彩靓丽、造型优美的郁金香竞相开放。园艺工人根据不同颜色、不同高度进行巧妙设计,形成一个色彩斑斓光彩夺目的郁金香花海。

同伴中,油腻IT大叔在花丛中憨态可掬地自拍,不苟言笑的女律师也手舞足蹈地高呼:“啊!春天,我爱死你了。”

我一高兴,就本能地自我设问:春天,凭什么把芸芸众生统统拿下?

答:因为春光无限好。

那为什么春光如此之好呢?

高高的香椿树和矮矮的野菜争相举手作答:因为敞开、不吝啬。

是啊,你看那杨柳的枝条如此舒柔,香椿树和栾树的身姿如此挺拔,蒲公英和艾草的气质如此憨厚,春和景明,一草一木皆有这样的共性:柔软、通畅、无私。故而泰康、芬芳。

植物的伟大之处就在这里,冷月里,它们年年归零,不嗔不怨;春天里,又岁岁重生,倾其所有,或用芬芳,或用嫩叶,或用果实,以飨世人。

我们贪恋的春色,原来全部源自于这样的植物心态!又因为这样的阳光心态,它们日日清平。

还是那句话,从来花事如人事,我们想要色相娇美,身体康健,最应该学习的,不就是这种植物心态么?诚如《黄帝内经》中《素问》第一篇所言:“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看来,唯有心底无私,情绪通达,才能四季平安。

春主生发,怡情养生好时令

以五行论,春属木,而人体五脏中肝属木,因而春气通肝。春天的养生重点是养肝,要注重精神调养,保持心胸开阔,情绪乐观,以使肝气顺达,气血调畅,达到防病保健之目的。

那在植物园里,有哪些让你兴奋舒畅的好玩法呢?且听我一一为您摘要。

植物有惊人的疗愈作用

像植物园这样的色彩斑斓鸟语花香之地绝对是养生的好地方,这包含了色彩疗法、声音疗法以及芳香疗法等等古老的身心疗愈方法,这些疗法近年来在全世界都重放异彩。这方面的知识你们可以问度娘。

就我个人多年的体悟来讲,和植物亲近本身就有神奇的疗愈功能。就像我那位在杭州植物园工作的好友所说:“植物有惊人的疗愈能力,密码藏在叶脉、花苞、树皮、果实、盘根错节里。”

是的,平日里烦了、累了、倦了,不爽了,只需要和植物面对面,就可以快速地满血复活,此外,和植物相处还能带给我无数的创意和灵感。而最近我又发现,对着植物深呼吸,或者只是缓缓地吐出心中的“恶气”,就能迅速制怒。

这次在植物园有一个重大发现,必须郑重通知各位,从植物园南门进入,直行几百米,在连翘林下的小塘里,工作人员放养了许多青蛙,即使是白天,你也能听到蛙声一片。那哇哇哇的叫声,瞬间把你拽入夏天的田间。那种静谧悠远怀旧的情绪会让你和都市压力彻底绝缘。

多识草木之名,让你有趣

君不见,人际场上,“花瓶”“段子手”山河日下,而灵魂有趣之人广受景仰,人们都喜欢与有思想有趣的人为伴。多识草木之名,会让你变得有趣。

当大多数人直把梅花当桃花,错把杏花当梨花时,你却知道楸树不是花楸树绿绣球的学名叫绣球荚蒾它的花语是至死不渝的爱情时,我相信别人看你的眼神是充满崇敬的,而你的自我认知是正向深入的。

花样阅读,让你精神富足

现代人幸福感低安全感缺失的根源在于精神贫瘠。从古到今,阅读,都是让人精神富足的绝佳方式。所谓花样阅读,就是用心解读进入我们眼帘的所有事物。这次入园还有一个重大发现,那就是景区内的文创产品非常高逼格,丰富亲民有内涵。

尤其是曹雪芹故居,再也不像以前那样仅仅展览和卖一些在哪里都能买得到的普通纪念品了,除了精美的书籍,还有简约有品的明信片,以及有收藏价值的红楼梦日历和书签,分植物版、诗词版、中医版。我不假思索地买了中医版。好好活着是头等大事嘛!

你还可以买点其它的心头好,一只青瓷杯,一把团扇,一个布包,甚至一块绣着蒲公英图案的蜡染的帕子,都可以成为这个时节你掌心的挚爱。

对了,小院内还设置了老式儿的邮筒,你可以挑一张最能传递情谊的明信片,借意境或花语,再写上一行“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寄给远方的他/她和诗。

放慢会让时光拉长,不知不觉日光暗淡下来,已是黄昏了,偷得浮生半日闲后,心满意足地回家。出门时,路遇附近卖香椿芽的老乡,我买了一把,陶醉在香椿素的芳香里,感发万千,喃喃自语:“安身之本必资于食。不知食宜者,不足以存生。”哦,我要回家认真地做饭。

也祝愿每一个读者,可爱如你,温润如我,活在当下,好好吃饭。

 

http://xzh.i3gee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