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梦东欧童话之波兰克拉科夫:时光之旅博物馆


克拉科夫是时光的博物馆,光是那成千上万的老房子,建筑风格就从罗马、哥特、文艺复兴、巴洛克到现代派,一路横陈在维斯瓦河左岸。然而请不要沉迷在旧日时光,毕竟过去的终究过去了。

站在克拉科夫(Cracow)瓦维尔城堡里,看着眼前从中世纪到现代层层堆砌出的历史,那些石条土木,真让人惊讶又困惑。这个位于维斯瓦河上游两岸的波兰古都,是欧洲的地理中心,也是波兰最古老的城市。繁华落尽,而历久弥新,阅尽人世,雍容典雅。游历到此,触手可及,又觉得远隔千里。与上帝的距离,语言的障碍,还有一些面对辉煌的眩晕,都让人更想与这座城市亲近。


看来,仅仅看一遍《盗走达·芬奇》是不够的。男主角在阳台上,看着远处层层叠叠的屋顶说:“哪有比克拉科夫更美的地方啊?”不算是过誉。阳光升起时自然而然的辉煌开始弥漫,暮色四合又是令人眷恋的浪漫,周遭静谧的深夜,哪怕扰梦的老式马车压过石板路的哒,哒声也恰当—不知还有哪里的夜晚更比这里接近安宁,窗外无论建筑、行人还是几片落叶的飘落,都能让时光显得惬意。


到了克拉科夫,怎能不去看一看那幅达·芬奇的《抱银鼠的女子》(Lady with an Ermine)。这里是波兰最负盛名的札托里斯基博物馆(Czartoryski Museum),18世纪末由恰尔托雷斯基王族(Czartoryskich)的伊莎贝拉公主创办。无疑,在大量美术作品中,意大利画家莱奥纳尔多·达·芬奇的作品《抱银鼠的女子》才是博物馆的镇馆之宝。大厅人不少,却很安静,只有游客在绝世精品前尽量克制激动的呼吸声,还有光洁的大理石地面上倒映着写生女孩的三叶草运动鞋。《抱银鼠的女子》与巴黎卢浮宫的《蒙娜丽莎》、米兰葛拉吉埃修道院的《最后的晚餐》等达·芬奇名画齐名于世。不光对于游客,对于克拉科夫许多艺术学院的学生来说,这幅精美肖像画中的女子,也是顶礼膜拜的偶像。这幅画的存在,滋养了一个优雅的传统,并且激发着创造力。如今我们就站在这位气质高雅的女子面前—她是1485年时米兰公爵卢多维哥·史弗萨最宠爱的情妇切奇莉亚·加勒兰妮。达·芬奇不但描绘出气质高贵沉静的她,也为她怀中毛色光润、生动逼真的宠物银鼠注入了生命。

克拉科夫正是如此,包容着时间的沉积,包容每个新的一天,把一个城市用一个个不朽的符号联系成不断的历史,并且鲜活动人。

其实,美轮美奂的教堂里,在波兰乃至欧洲很长的历史时期里就是曾经的“时尚”策源地。从里面华美繁复的陈设和装饰,我们看到的不仅仅是历史,更多的还有一种属于各种时尚的趣味。教堂就是秀场,在过去,引领着一时的风潮。而现在,除了虔诚的祈祷者,教堂里外是衣着入时的男女,同样是当代的秀场。

yna reenact the great battles of the 13th and 15th Centuries of Poland. They gather throughout the year not only to share their knowledge and research of the culture, but also to reenact the battles using weapons such as swords, bows and lances.

中央广场上的圣玛丽亚教堂,貌不算惊人,可走进一看,才知道教堂和人一样,不可貌相。跨进教堂到处都是令人惊叹的陈设,眼睛根本就不知道该往哪里看。从墙面的壁画,到穹顶,到祭坛,还有讲经坛,唱诗班座椅,每一处似乎都在发出令人炫目的斑斓。教堂如此华丽,可以如此五彩斑斓、金碧辉煌,这是典型的哥特式建筑,堪称波兰哥特式的典范。圣玛丽亚教堂是由手工制作的红砖修建而成,内部装饰,塔楼以及教堂顶部的修建花费了整整一个世纪。圣玛丽亚教堂中的维特·斯特沃什祭坛,是整个玛丽亚教堂中最重要而又最具特色的艺术精品。这座精美的中世纪雕刻,是为纪念圣母玛丽亚而建的。几个世纪以来,它引起了一代又一代人的赞美和惊叹。

次日早上,我们坐着一辆斯柯达旅行车离开了克拉科夫。公路一直在缓缓上升,很快就见到了积雪,也明显感到了海拔的提升,林木银装素裹,格外妖娆。扎科帕内属于塔特拉山(Tatra Mountain)国家公园,曾经于2001年举办过第二十届世界大学生冬运会。二十世纪初,扎科帕内举行了首场国际职业跳台滑雪赛并创造了首批纪录,滑雪设施的现代化程度可与瑞士的达沃斯媲美。这里是波兰最南部城市,翻过山就是斯洛伐克。松木茂密地长满山坡,雪在蓝天的映衬下亮得刺眼,遮掩不住的是耐寒的松枝,点点青绿色让人想象出夏天的美好景象。但现在—从每年的十一月下旬开始直到来年的五月份—是滑雪者的天堂,此外,波兰人心目中最美好的事情之一,就是到扎科帕内度圣诞。

我和列克走进Karczma pod Mynem餐厅,一进门,热浪扑面而来。巨大的烤架上好壮观的“烤串”—实际上,那已经不能叫烤串了:半米多长的签子上穿着拳头大小的肉块,还有干酪、洋葱、土豆……在炭火上嘶嘶地响着、冒出油来,几个大厨一边翻动着巨大的烤肉串,一边添加香料,炉火正红,香气四溢而出,和室外的雪花一起飘飞。

同样扑面而来的还有欢快的“马祖卡”,一支斯拉夫风格的四重奏乐队拉得正欢。这里的菜式粗犷中有着大快朵颐的快感,也正迎合了我们这些白天疯狂晚上同样不收敛的家伙了。简直是“农家菜”,你看,菜量相当大,动辄成盆成筐地上。酸黄瓜,一大碗,几十根,根本吃不完;奶油蘑菇浓汤别具风味;酸菜沙拉刀法粗犷、烤肉、香肠、干酪更让我们大呼过瘾。而最有特色的要数当地的一种茶—是熬煮的茶里面加入伏特加,烫过之后,茶香与酒劲一起发力。一杯下去,好似餐馆的热烈气氛陡然增加,斯拉夫四重奏曲子更加热烈,节奏更快,旁边早已有人举着酒杯开始跳起舞来。

维耶利奇卡盐矿距离克拉科夫15公里,这是一个听起来不大有趣的地方。“维耶利奇卡”这个词波兰语里即“伟大”的意思,还真想象不出盐的伟大,不过拿着10欧元的票开始排队的时候,吃惊的是居然会有这么多人排队两、三个小时看一个博物馆,这恐怕在欧洲也不多见。

终于轮到我这一拨下井,5个人都是一脸的疑惑—这一定是我们乘坐过的最古老的升降梯,安全吗?两声敲击钢管的声音响过后,人像坠落一样沉了下去。盐,在中世纪的欧洲曾贵如黄金。维耶利奇卡盐矿(Wieliczka Saltmine)的采盐史可以追溯到9世纪,那时的海水晒盐法远不能形成产业规模,于是地下盐矿就成为一个巨大的宝库。在差不多700年的时间里,维耶利奇卡都是波兰最大的财源。从1044年这里开始产盐,到18 至19世纪这里就被称作波兰的“盐都”了。在最鼎盛的时期,这里为波兰贡献全国超过30%的全国财政收入。于是,在财富的驱动下,为了连接盐矿到匈牙利的商路,中世纪的卡日米奇就修建了在当时技术难度极大的跨河铁桥;18世纪后期奥地利统治克拉科夫时,为了更多运盐,直接修通了铁路,更建成了一座电厂为盐矿供电,地下作业也变得更为自动化,于是发明风钻、磨盐机和蒸汽动力起重机全国一切都是为了更多、更快地获得盐。

并不逼仄的巷道,比别的矿干净得多,走在地下几十米的路上,却觉得呼吸顺畅,并不压抑憋闷。一路上,只要有个稍微开阔的地方,就会有盐雕。描述的多是与盐矿开采工艺和历史有关的场面。其中有一组盐雕,叙说了在波兰尽人皆知的传说:很久以前,匈牙利国王将自己的金卡公主许配给波兰克拉科夫大公鲍莱斯瓦夫。国王问公主要什么,她回答说:“喜欢一座盐矿”。国王应允了。公主摘下订婚戒指抛向空中。成婚后,她就派人去维耶利奇卡开矿取盐,在人们的半信半疑中奇迹发生了:人们在维耶利奇卡不仅掘出了盐,还在第一块岩盐中发现了公主抛进盐矿的戒指。从此,波兰不再缺盐,人们说:“没有盐,就没有滋味”。

越走越深,木质的楼梯在巨大的矿坑中伸展,仿佛是另一个世界。开采点逐步扩大后,盐矿逐渐成了功能越来越齐全的“地下王国”,逐渐有了教堂、餐厅和讲究的休息室。有的像巨人的客厅,有的则又如矮人的木屋,而地下的盐湖看起来像神话中精灵的湖泊,深邃的湖面平静极了,反射着灯光竟然一丝一毫都不变形。

地下101米深处的教堂,高10米,长54米,最宽的地方有18米,祭坛、圣经壁画、水晶灯,都是盐块雕作的。墙上的浮雕—达·芬奇的《最后的晚餐》,真正有了纯正的咸味。这里每一样东西都在闪光,让人恍惚于真实与幻境之间。这座规模惊人的地下教堂仅仅由3名矿工用了67年时间凿成,堪称穷其一生。1895年到1927年,矿工约瑟夫和马尔科夫斯基雕出了主祭坛像和圣经故事浮雕。他们的继任者维罗德克又在矿井中一直工作到1963年,《最后的晚餐》就是他雕的。除了信仰,很难想象是什么支撑他们在明灭的灯火中、动荡的岁月里完成难以置信的工程。

波兰的世界遗产
克拉科夫历史名城
英文名称: Cracow’s Historic Centre
批准时间: 1978年
克拉科夫建在俯瞰维斯图拉河的瓦维尔山上。11世纪时,克拉科夫成为王国首都。13和14世纪时,克拉科夫通过一系列举措完成了城市的基本布局,一度空前繁荣。克拉科夫以集市广场为中心。无数街道从这里延伸开去,其建筑多为红砖和石料,多姿多彩:包括卡齐米日的中世纪遗址,位于克拉科夫城南,城中有许多十四世纪的遗址要塞;还包括十三世纪的克拉科夫城址,是当时欧洲最大的交易场;克拉科夫还有市政大厅、加杰劳尼大学、皇家城堡和波兰国王的安息之地—圣瓦格拉大教堂,都是克拉科夫不可错过之处。

华沙老城
英文名称: Historic Centre of Warsaw
批准时间: 1980年
华沙建立于公元13世纪,位于欧洲北部。1280年马佐瓦亚公爵建立华沙,修建城堡以控制维斯图拉河渡口,这是华沙城开始发展的标志。18世纪末华沙成为欧洲最大的城市。
二次大战末期,古城90%被毁。到1966年,所有旧城的纪念建筑都依照14至18世纪原样重新修建。16至18世纪的建筑物外墙装饰着壁画和石门的房屋,沿市场一直延展开去。广场附近另一排房屋正面建造了装饰性的拱顶和游廊。老城边上靠近城堡的地方,一连片色彩艳丽的住房与整个城市和谐地融为一体。俯瞰全城的皇宫旁另有一些纪念建筑,成为重建后华沙的点缀,这些建筑具有哥特式、文艺复兴式和巴洛克等各种风格。

维耶利奇卡盐矿
英文名称: Wieliczka Salt Minev
批准时间: 1978年
维耶利奇卡盐矿位于波兰南部克拉科夫附近,13世纪末以来,它一直是重要的岩盐来源。该矿是由总长达200公里的许多地下通道组成的,它们连接着2000多个挖掘而成的洞室,这些洞室遍布在地下9-327米之间。在漫长的岁月中,矿工们形成了把岩盐原料雕刻成各种物品的传统,地下教堂、圣坛、浮雕以及数以百计的真人大小(甚至更大)的雕像都是他们的杰作。尤令人叹为观止的是这里还建有地下博物馆和许多专用洞室,如供患呼吸疾病的人休养的地方。由于其重要的历史意义及艺术价值,维耶利奇卡盐矿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奥斯维辛集中营
英文名称: Auschwitz Concentration Camp
批准时间: 1979年
奥斯维辛是波兰南部一个只有4万多居民的小镇。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德国法西斯在这里设立了它最大的集中营,这个小镇因此闻名于世。当年纳粹奥斯维辛集中营管理局控制的地区面积达40平方公里,包括3个集中营:奥斯维辛主营、布热津卡营、莫诺维策营。莫诺维策营又包括40个小集中营,分布在波兰南部整个西里西亚地区。1940年到1944年,奥斯维辛集中营成为希特勒的杀人中心,大约有400万人在这里惨遭杀害。许多人是在苦役中死去的,其余的则被有计划地残杀了。

别洛韦日自然保护区/比亚沃韦扎森林
英文名称: Belovezhskaya Pushcha/Bialowieza Forest
批准时间: 1992年
位于波罗的海和黑海的分水岭。这片广袤的森林由常青树和阔叶林组成,是一些珍奇动物的家园,拥有象狼、猞猁、水獭等珍贵种群以及三百多只再度被引进这个公园的欧洲野牛。

扎莫希奇老城
英文名称: Old City of Zamosc
批准时间: 1992年
公元16世纪,军事将领简·扎莫希奇建立了扎莫希奇老城。老城位于黑海地区,连接西欧和北欧的商贸道路上。老城以意大利商业城市为雏型,由建筑大师波南多·莫兰多设计建造,完成于巴洛克时期。扎莫希奇老城完美地保留了16世纪中世纪城镇的最初风貌和要塞堡垒,与此同时还保留了大量的、充分体现意大利和中欧建筑完美结合的建筑物。

马尔堡的特多尼克奥尔多城堡
英文名称: Castle of the Teutonic Order in Malbork
批准时间: 1997年
马尔堡位于格但斯克(波兰港口城市)的南部,是中世纪砖制城堡的杰出代表。当特多尼克奥尔多从威尼斯移到东欧时,这一早期城堡也得以扩大。在以后的数年里,城堡日渐衰败,到19世纪和20世纪初期,早期的文物保护者,运用了相当精湛的技艺和文物修复技巧,恢复了城堡的原貌。二战时期被毁坏的多处建筑物,也使用了同样的修复方法予以恢复。

中世纪城镇托伦
英文名称:The Medieval Town of Torun
批准时间: 1997年
托伦是波兰最为古老、最具魅力的城市之一,它位于维斯杜拉河(波兰河流)流域的东部,占地面积约115平方公里。由于此地养育了一位闻名于世的伟大人物—哥白尼,所以人们又常称托伦为“哥白尼城”。以一些里程碑似的建筑物及尼古拉斯哥白尼大学而著称。

卡瓦利泽布日多夫斯津公园
英文名称: Kalwaria Zebrz ydowska: the Mannerist architectur
批准时间: 1999年
卡瓦利泽布日多夫斯津是一处将美丽风景和宗教内涵融于一身的文化景观。它的自然布景几乎完美地保留下来,其中包括一系列建于17世纪具有象征意义的宫殿,它们反映了耶稣受难以及圣母玛丽亚的生平。至今它仍然是人们朝圣礼拜的场所。

亚沃尔和希维德尼察的木构教堂
英文名称: Churches of Peace in Jawor and Swidnica
批准时间:2001年
亚沃尔和希维德尼察的教堂,是欧洲最大的木制宗教建筑,建于十七世纪中叶的前西里西亚地区,当时欧洲正处在威斯特伐利亚和约签订后,宗教斗争极为激烈的政治环境中。受自然界和政治条件的限制,木构教堂成为追求宗教信仰自由的见证,是和天主教教堂相联系的马丁·路德教派的珍贵体现。

马斯科夫公园/马扎科夫斯基公园
英文名称:CMuskauer Park/Park Muzakowski
批准时间:2004
马斯科夫公园/马扎科夫斯基公园跨越波兰和德国的边境,HermannvonPuckler-Muskau王子在1815年至1844年建造。这种将周围环境和景观天衣无缝地交织在一起的设计,开拓了一条新的景观设计之路。

弗罗茨瓦夫百年厅
英文名称: Centennial Hall in Wroclaw
批准时间: 2006年
弗罗茨瓦夫的百年纪念会堂。百年纪念会堂(德语是Jahrhunderthalle,波兰语是Hala Ludowa)是钢筋混凝土建筑史上的一个里程碑。该会堂是建筑师Max Berg于1911-1913年设计建造的,是当时弗罗茨瓦夫的市政厅。

http://xzh.i3gee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