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着,不止于米,相期以茶


首先得声明一点,我不是茶人,不是专家,不是网红,只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喜爱喝茶的人,就自己喝茶的体悟与感悟,发表点薄见,自说自话罢了。

时值盛夏,心火旺,于是“茶可清心”那句话使用的几率就特别高。可我觉得,不是所有的茶,都可清心;也不是所有的人,都有清心的知觉。

人、茶、器、境,四者兼具,才有了可清心的前提,否则,茶同米。

“柴米油盐酱醋茶”,为何茶排在最后?

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为何茶排在最后?

以一次青岛同学的聚会为例,一整天,同学的老婆孩子们都在,我们吃饭、逛商场、看海、喝啤酒,各种造作。夜深人静的时候,老婆们都带着孩子们回家了,只剩下亲同学几个,在一处买了但不常住的居室里,认真地喝了几泡茶,叙叙旧,说说人设的变与未变。那时候,人属于自我,有精神需要,在状态了,空间有了,那时候的茶,可清心。

这只是一个特别日常的生活片段,却足以解释,茶之所以排在七件事最后,是因为茶属于精神文化层次的需要。而“柴米油盐酱醋”,则属于温饱层次的需求。

很显然,我们生命中的大多数时间,都处在柴米油盐的状态,无暇顾及精神需要,或者有需要也不得满足,那时候的茶喝得多少有点将就,停留在解渴、保健的功能层面,达不到清心的高度。

也见过无论何时何地茶都可清心的,比如我师父,但那般修为与境界非你我一时半会儿能企及,所以,我们只能暂且当个神话来景仰。

所以,人有精神需求,需要放松,想要放松的时候,方才具备喝清心茶的前提。

生活,“何止于米,相期以茶”

巴金先生的散文《灯》里有一句话:“我们不是只靠吃米活着。”

当代著名哲学家冯友兰先生,曾赠金岳霖先生这样一幅对联:“何止于米,相期以茶。”

先知们的意思很明显:一个人不能仅仅依赖物质生活,还需要精神支柱。有了精神,人才能奋发有为、积极向上。所以,我们应尽可能地多喝点精神文化层面的清心茶。

遗憾的是,现代人对精神的忽略几乎无法回避。我们活在这个功利复杂的世界上,人人都为生存或更好的生活而奔波,每个人都背负着那么多负荷,奋然前行,那种生命的负重感让骆驼都感到吃力。所以,我们每个人,都需要精神的放松,需要茶可清心。

再以我自己为例,每每回老家,白天搀父母走走路,做做饭,带孩子们玩乐一天,晚上又累又倦,回到酒店,一块有温度的方布一铺,壶盏就位,那方寸天地里,便得逍遥自在。

仿佛白天放逐自我在天际,而夜晚,又在只有水波与飞鸟的理想空间,与心爱的自己欢欣相见。那一天的日子,没有潦草,没有将就,没有轻描淡写,而是浓墨重彩,深情以待。

茶可清心,须得有对的茶

有了想静,想精神放松,想对自己好的念头,还要有好的茶,对的茶。

假如你特别想喝白牡丹的时候偏偏手头只有红茶,那是很拧巴的一件事。

假如你想喝清香爽口的台茶,可是桌面上只有香气过浓的铁观音,那也是一件很气馁的事。

而每次出行,犯了哪款茶的瘾,又恰好自己随身带着呢,那真的是一件激动得要跳起来的特别幸运的事。那美腻的小心情,无法用语言形容。

同一个茶室服务人员,有的茶泡起来无感,有的茶泡起来是一种享受。

三年前的夏天,在老家,大哥带我到他经常消费的茶室。茶室位于市里最有年代感的一条老街上,有浓密的法桐树,两旁的楼房不算高,法桐叶刚好能触及玻璃窗,很有上世纪八十年代的味道。名字也很有感觉,叫古槐路。茶室是最普通幽暗的茶室,采光主要不依赖自然光。女孩子泡红茶给我们喝,动作很茶艺,把开水倒入公道,然后不停地摇晃着,说是散热。我的心都被她晃晕了。她着急下班回家,冲泡不淡定,茶汤又涩又老又苦。我喝得受罪,她也不好受。

后来我掏出一包自己带的野生红。我告诉她不用动作那么复杂,就安安静静地等水温降下来,耐心地冲泡,把茶应有的味道泡出来即可。

野生红清甜清甜的,每一泡都是不同的味道。

我提醒她闻一闻公道杯的味道,小姑娘欢喜地说:“姐,泡这样的茶是一种享受。”

因为好茶怡人,她忘了自己下班的时间,她的心,一定是被清到了。

冲泡器的选择也很重要

茶喝得若要清心,还要使用看着顺眼摸着有质感的冲泡器,除了材质地道,造型和画面再有代入感就好了。

同样三五十块钱一只的盖碗,其质地和造型也是有差别的,可以很好玩,也可以很无感。无感的冲泡器使用起来,并不舒心。而紫砂壶的选择,自然是以助茶为要,砂料必须要好。

幽远空间,品茶静心

有了渴望清净的心,有了对的茶,好的器,再有幽境,那就更好了。

商业茶空间的打造那可是学问大了去了,不过就咱日常家居喝茶而言,茶空间的布置并不那么阳春白雪,只要掌握好宜简,不杂乱,洁净,有意趣,幽远,能启发你静思这几个要点,无论是茶几上,还是书房内,抑或是阳台边,都可以轻松布置。一桌,一壶承,一水盂,一瓶花,一方巾,然后就可以随心铺设你的茶天地啦。

甚至在酒店里,都可以喝得尽兴。

你看,我在邮轮上,都能把茶玩得如此之好。哈哈。

一屋子茶器,琳琅满目者有之;一道茶席,价值百万上有之,但喝的,未必是清心茶。佛说,一切唯心造。若是心有清凉,鼻翼再有茶香,耳畔再添清风,那想必你喝的,便是“禅茶一味”了。

 

本文作者:紫檀

山东人;生活达人

法律科班出身,却“逍遥法外”

用行走、思维和文字同生活谈恋爱。

曾出版的畅销作品主要有:《慢生活》、《俭生活》、《中国紫砂文化》、《转角遇到不一样的自己》、《不懂汇报工作怎么拼职场》等。《婚姻与家庭》、《世界》、《特别关注》、乐途旅游网等多家媒体签约作者。

欢迎约稿、约茶、玩耍。

http://xzh.i3geek.com